如果你是機車族,一台能完整記錄騎行瞬間的運動相機絕對不可或缺。
我經常把相機固定在頭盔上,或是安裝在車把上,錄製那些精彩的騎行畫面。
不同品牌的運動相機在「防震」、「耐衝擊」、「錄製視角」等要點上都有差異。透過這篇測評,我想分享一份專為機車族準備的運動相機推薦清單。不像許多排名網站只是羅列賣點,我會根據自身實際使用經驗,詳細說明各台運動相機的差異以及可以考慮入手哪些適合機車族的配件。
因為我同時也是使用 GoPro、DJI、Insta360 快5年的重度用戶,這篇評測也會特別著墨於這3大廠商的哪些運動相機機型最適合機車騎行。希望這份測評能為你的選購帶來幫助,紀錄精彩騎行畫面
機車騎行運動相機選購要點
在介紹相機清單之前我想先簡單介紹機車族選購運動相機時需要注意的要點。如果是想在機車騎行場景下使用運動相機,建議特別留意以下幾個要點:
- 畫質
- 影格率(FPS):是否支援 60fps 以上,確保動態畫面順暢
- 麥克風收音
- 防手震/防抖
- 夜拍
- 視角(FOV)
- 溫度控制:長時間錄影是否容易過熱
- 專為機車族設計的功能:如頭盔/車把固定、語音控制、GPS 追蹤等功能
- 配件
畫質表現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廠商的運動相機的基本畫質已達 4K,其中 GoPro 可錄製 5.3K,而 DJI 與 Insta360 甚至支援 8K。選擇大廠商的產品,通常畫質都有保障。
由於機車騎行大多數會在晴朗天氣下進行錄製,建議優先考慮支援 HDR 錄製 的型號,這樣能讓藍天與風景呈現更鮮明、立體的層次感。

影格率為 60fps 或更高
「影格率(fps)」代表影片播放的流暢度,因此在拍攝摩托車影片時特別值得注意。
如果 fps 過低,畫面會顯得卡頓、不順暢。就我個人經驗來說,60fps 是理想選擇。在 60fps 下,影片每秒由 60 張影格組成,即使加快播放速度,畫面流暢絲滑。
這篇評測主要是圍繞能夠支援 4K 60fps以上的運動相機展開實測。
麥克風性能
在錄製機車這類完全暴露於風中的車輛時,相機的防風表現同樣不可忽視。
雖然大多數運動相機都具備內建的風噪抑制功能,但有些產品還額外配備了實體擋風罩,能進一步減少高速行駛時的風切聲。
對於摩托車騎士而言,有沒有這項特性特別值得留意。

影像穩定
GoPro 將自家的影像穩定技術稱為 HyperSmooth,Insta360 則稱為 FlowState,而 DJI 的名稱是 RockSteady。
這三大品牌的運動相機都搭載了相當成熟且強大的影像防手震功能,這些技術問世至今已超過五年,因此只要選擇主流大廠產品,通常不必太過擔心穩定性問題。
不過,需要留意的是,有些機型在夜間騎行時,因光線不足或路況影響,仍可能出現抖動加劇的情況,在這種環境下要注意相機的設定與配件安裝。不然會拍出以下畫面😅。

夜拍
許多人往往認為機車多用於白天拍攝,但若將運動相機同時作為行車記錄器,夜拍能力也相當重要。
自 2023 年的 Insta360 Ace Pro 起,市面上已推出多款擁有優異夜拍性能的機型。使用者對「夜間錄影表現」的關注度也明顯提升。
廣角 FOV
選購運動相機時,也要牢記「視角越寬廣越好」這個要點。
特別是在頭盔上安裝相機錄製,150° 以上的廣角能將整個車把一併納入畫面,打造更具臨場感的騎乘影像。
不同型號的鏡頭視角各異,有些需要額外選購超過 180° 的鏡頭,市面上甚至還有能拍攝 360° 全景的運動相機,因此在購買前務必仔細確認規格。
發熱
雖然常被忽視,但 「散熱表現」 其實是拍攝摩托車影片時非常關鍵的一環。
如前所述,機車騎行錄製多半會使用 60fps,這對相機負荷較大(耗電量約為 30fps 的兩倍)。此外,騎行錄影往往需要長時間、連續拍攝,許多用戶會反饋相機的過熱問題。

其他要點
隨著運動相機性能持續提升,許多廠商也開始透過新增實用功能來凸顯自家機型。
其中有些特別針對機車族的設計,例如 行車記錄器模式、語音控制、手勢控制開機關機(即使戴著全罩式頭盔也能識別)等。
若想在騎行中獲得更便利的操作體驗,選購時別忘了檢查這些附加功能是否支援。

對講機功能
部分廠商的運動相機還能支援與對講機。
6 款機車騎行運動推薦清單
綜合以上重點,我最推薦的 6 款機車運動相機如下⬇️
結合自身的實際使用經驗,我針對各項要點對它們進行了全面評估。
Ace Pro 2 | Osmo Action 5 Pro | X5 | Osmo 360 | HERO 13 | Brave 8 | |
![]() | ![]() | ![]() | ![]() | ![]() | ![]() | |
廠商 | Insta360 | DJI | Insta360 | DJI | GoPro | AKASO |
價格 | NT$14,990 HKD $3,149 | NT $13,290 HKD $2,899 | NT$16,490 HKD $3,699 | NT $13,980 HKD $3,299 | NT $13,900 HKD $3,200 | NT $9,779 HKD $2,379 |
畫質 | ||||||
fps 每秒影格數 | 4K 120 fps | 4K 120 fps | 4K 60 fps | 4K 120 fps | 4K 120 fps | 4K 60 fps |
影像穩定防抖 | ? | |||||
最大 FOV | 157° | 155° (182°) | 360° | 360° | 156° (177°) | ? |
夜拍畫質 | ? | |||||
發熱 | ||||||
行車記錄儀模式 | ||||||
相機控制 | 語音 + 手勢控制👍 | 語音 | 語音 + 手勢控制👍 | 語音 | 語音 | |
對講機連接 | 支援多個對講機 | DJI 麥克風 | 支援多個對講機 | DJI 麥克風 | 外接麥克風 | ? |
性價比 |
Insta360 Ace Pro 2
說實話,Insta360 Ace Pro 2 幾乎是機車族的完美相機。
它不僅具備夜拍能力與 157° 超廣角 等適合騎行拍攝的核心功能,還支援頭盔手勢控制、行車記錄器模式,並能與對講系統搭配使用,帶來更便利的錄影體驗。
在我們的運動相機比較文章中,雖然「防水深度」與「便攜程度」不如 DJI Osmo Action 5 Pro,但對機車族來說,這些並非缺點,反而是針對騎行需求的最佳平衡。

- 翻轉屏幕
- 極致影像品質
- 157° 超廣角FOV
- 高效防風麥克風
- 支援快拆支架
- 行車記錄器模式
- 手勢+語音控制
- 散熱
- 防震
- 對講機相容性:方便同步通話或錄音
- 價格
最佳畫質
即使不選擇 8K,Ace Pro 2 的 4K 畫質也已經相當出色。再加上它支援 HDR 影片,無論白天或夜晚,都能拍攝出色彩生動、細節清晰的影像。

以下評測中我對各個運動相機的畫質進行了比較,順序如下:
Ace Pro 2 ≧ HERO 13 >Osmo Action 5 Pro

夜拍王者
Ace Pro 2 搭載全新升級的 PureVideo 技術,夜間錄影能力比前代更為強大。
雖然 DJI 也提供夜拍模式,但 Ace Pro 2 依然是目前市面上夜間畫質最清晰的運動相機之一。
157° FOV 及無損變焦
Ace Pro2 的最大拍攝角度 FOV 可達 157°,已是目前裸鏡頭能實現的最廣視角。
不過,對於機車錄製來說,其實無須過於執著於這個「最大值」,反而是無損變焦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點。


麥克風收音
對機車族而言,這項設計格外重要——有些機型能將防風麥克風罩直接安裝在相機前方,確實是很貼心的功能。
過去要解決風切聲,只能用「海綿套」之類的臨時方案,不僅拆裝麻煩,外觀也不佳。
如今Ace Pro 2 的麥克風罩採用簡單的可拆卸結構,只覆蓋相機前部,顯然是特別考量了機車族的需求。


快拆支架
Ace Pro 2 採用一鍵式快拆安裝座,讓你攜帶相機時不必每次都重新旋緊或拆卸。
當你想把摩托車暫停在便利商店,或下車欣賞沿途風景時,只需輕按即可快速取下相機,既方便又安心。

行車記錄器模式與手勢控制
專為摩托車族設計的功能,包含 行車記錄器模式 與 手勢控制。
首次啟用行車記錄器模式時,相機會自動循環刪除舊檔案;只要接上 Type-C 電源,它就能搖身一變成為真正的行車記錄器。
這項模式極有可能是 上一代 Ace Pro 因獲得機車族用戶熱烈好評,而在 Ace Pro 2 上全新加入的功能。

還支持手勢 + 語音控制

發熱問題
自 Ace Pro 問世以來,運動相機的發熱問題已有明顯改善,
而新一代 Ace Pro 2 的散熱表現更是讓人幾乎不必擔心。
只要取出電池並連接外部電源拍攝,相機幾乎不會再出現過熱情況。

支援對講機
一些對講機(Sena、Cardo 等)提供 3.5mm 音訊輸出,可藉由麥克風轉接頭接進 Ace Pro 2。依照不同廠商,Ace Pro 2 支援的對講機型號各有差異。如果你打算搭配使用,建議先確認它是否與你的裝置相容。
官方目前支援的型號如下:
- SENA(50S,ST1,10S)
- VIMOTO(V9S,V9X)
- LEXIN(G4)
- AiRide(G7+)
- Cardo(PACKTALK Edge)
- ASMAX(F1)
總結
Ace Pro 2 規格完整,幾乎是專為機車族量身打造的運動相機,因此你大概能理解為什麼我會說它是「最佳選擇」(笑)。
就我個人而言,因為還會在登山、滑雪、潛水是使用運動相機,在某些場景下我反而更傾向選擇 DJI Osmo Action 5 Pro 或者Osmo 360 —— 更輕巧,也相對實惠。
不過,如果你的主要錄製需求是機車騎行拍攝,Ace Pro 2 的確是最值得選擇的一台。
DJI Osmo Action 5 Pro
如果你在騎行時更看重輕量化,那麼 DJI Osmo Action 5 Pro 也是不錯的選擇。

- 夜間影像品質也相當不錯
- 裸機 FOV 155°,更換鏡頭後最大 FOV 達182°
- 易於安裝拆卸的快拆支架
- 最輕巧的運動相機
- 性價比
- 不必擔心發熱問題
- DJI 麥克風相容性
- 續航防水
- 影像品質不如 Insta360 Ace Pro 2、X5
影像品質偏暗
低光下Osmo Action 5 Pro 的畫質會比較模糊、暗淡。


夜間影像品質尚可
自 Osmo Action 5 Pro 上市以來,DJI 也開始持續強化運動相機的夜拍能力,雖然夜拍表現略遜於 Ace Pro 2,但仍明顯優於 GoPro HERO 13。在 YouTube 上面可以找到很多對比三家畫質的影片⬇️
沒有發熱問題
從過往機型的表現來看,DJI 的運動一直沒有明顯的過熱問題。
我在與 Insta360 相同的條件下進行測試過,Osmo Action 5 Pro的表現同樣穩定,因此這方面完全不必擔心。
快拆支架
和 Insta360 Ace Pro 2 一樣,Osmo Action 5 Pro 也採用了一鍵式快拆安裝,對於騎行使用者來說確實非常便利。不過,它的相機結構稍顯僵硬,觸控區域甚至對於男性的手指而言並都不算容易操作。相比之下,Ace Pro 2 在穿戴與拆卸時更為順手,特別是在戴著手套的情況下更能體會到操作上的差異。
關鍵的是,其實 DJI 在三家品牌 (Insta360、DJI、GoPro) 中一直都售價最低,主打性價比路線,這點或許正是吸引許多人選擇它的主要原因。
在 YouTube 上搜尋「如何錄製機車騎行影片」時,會發現很多博主都提到:「GoPro 已經被 DJI 和 Insta360 超越了」。原因在於 GoPro 的運動相機常常面臨影片錄製不順暢、甚至相機過熱等問題。 不管是Osmo Action 5 Pro 還是 Ace Pro 2、X5 這些問題都不必擔心。
Insta360 X5
接下來要推薦的,是 Insta360 X5。對於熱愛 360 全景影片的機車族來說,它的魅力往往超越 Ace Pro 2。這款相機幾乎就是靠著機車族的追捧,在全世界範圍內爆火—無論是 YouTube 還是 IG,上面隨處都能刷到用 X5 拍攝的騎行影片。更誇張的是,它甚至還和 BMW 機車推出了聯名款,可見在機車族圈層裡,X5 已經被奉為近乎「神機」般的存在。

- 360度全景錄製無需考慮錄製視角
- 畫質對比 X3、X4 明顯有升級
- 可支援多台對講機
- 不容易發熱
- 可更換鏡頭
- 配件豐富、騎行套裝選擇最多
- 價格
- 畫質優與 GoPro HERO 13、與 DJI 持平但遜色於自家Ace Pro 2
360 相機能拍出怎樣的騎行畫面 ?
相較於普通的廣角運動相機,360 全景相機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錄製全景影片。使用不同的配件並調整安裝位置會帶來截然不同的騎行畫面,但是全景相機不像廣角運動相機那樣需要反覆調整角度。只要固定安裝好,就能輕鬆拍出震撼的騎行畫面,這正是全景相機最具吸引力的原因。
安裝在車把上
重型夾具牢固地將 X5 固定在車把上
朝前安裝時,可以同時捕捉 第一人稱視角 與 儀表區域畫面,真實還原騎行體驗。


同時另一個鏡頭朝向騎手,能清晰捕捉騎士的動作,完整呈現騎行畫面。

全景相機可以先拍攝再取景,所以不必擔心相機正反或者角度有沒有到位,只需要將全景相機先牢固安裝在車把上就可以開始錄製。

安裝在底部、側部拍 Side Shot
透過 「重型夾具 + 運動隱形自拍棒」,實現低角度拍攝,強調速度感與車體動態


安裝在機車前面拍 Front Shot
只需將 「重型夾具」 安裝在車把或後視鏡上,再將 「運動隱形自拍棒」 調整至合適長度,就能立即開始拍攝,操作簡單便利

安裝在機車尾部拍 Tail Shot
將「運動自拍棒」安裝於後座位置時,能拍出「 空拍機追隨 」的震撼效果。

畫質
在目前市面上的3款主流全景相機(Osmo 360、Max 2、X5)中,X5 的畫質可說是最能打的。
X5 畫質提升主要是因為更大的感測器與三顆 AI 晶片的協同運作,較前代 X4 提升幅度高達 144%。不僅白天細節表現更加豐富,夜拍騎行也能保持畫面純淨清晰。
可拆卸鏡頭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X5 是目前所有運動相機中唯一採用可拆卸鏡頭設計的機型。無論是全景相機還是廣角運動相機,在極限運動中最脆弱的部分往往就是鏡頭。尤其在機車騎行時,一旦發生突發狀況導致相機掉落,鏡頭損壞的風險相當高。這時候,X5 就展現出它的獨特優勢——不用擔心「鏡頭碎了怎麼辦」,因為你可以直接在家自行更換新鏡頭,簡單又安心。

機車套裝
在所有品牌中,X5 也是推出機車套裝數量最多的機型。如果你正考慮入手 X5 的機車套裝,建議先了解清楚各套裝之間的差異,才能挑選到最適合自己的組合。
套裝 | 內含配件 | 價格 | |
機車全能多重視角套裝 | ![]() | – 重型夾具 – 鏡頭保護套 – 運動隱形自拍桿 – 高級鏡頭保護鏡 – 機車自拍棒支撐夾 | HKD $5,189 TWD $22,955 USD $699 |
機車多重視角套裝 | ![]() | – 重型夾具 – 鏡頭保護套 – 運動隱形自拍桿 | HKD $4,471 TWD $19,827 USD $613 |
BMW Motorrad 限定套裝 | ![]() | – 超能電池 (預裝) – 迷你遙控器 | HKD $4,099 TWD $17,990 USD $599.99 |
與「多重視角套裝」相比,「全能多重視角套裝」多了2 個配件分別是「高級鏡頭保護鏡」與「自拍棒支撐夾」,屬於全能升級版。如果你特別在意「鏡頭保護」或機車移動拍攝時自拍棒角度完全穩定,可以考慮直接入手最全面的全能多重視角套裝。
不過,就實際體驗來說,多重視角套裝 已經能滿足大多數機車騎行用戶的需求,也值得推薦。
而 BMW 限定套裝,內含「BMW Motorrad 專屬迷你遙控器」與「超能電池」2個配件,遙控器可在騎行時遠程操控 X5,並於 InstaFrame 模式 下快速切換視角;而內建 2800mAh 的超能電池,在耐力模式下可達 235 分鐘續航,比標準電池提升 17%。
需要注意的是,入手 BMW 套裝,若要完整支援機車騎行錄影,仍需額外購買騎行錄影相關的重型夾具和運動自拍桿,才能完整支援機車騎行錄影。


- Insta360 X5 標準套裝
- 運動隱形自拍桿
- 重型夾具
- 鏡頭保護套
- 高級鏡頭保護鏡
- 機車自拍棒支撐夾
如果你想用 X5 錄製自己的機車騎行時刻,請看準入手機車套裝。單獨入手機車全能多重視角套餐裡的配件+單機總價需 25,955 NTD / 5,598 HKD, 但直接入手套裝的價格是 22,955 NTD / 5,198 HKD, 等於現省 $3000 NTD / $400 HKD
機車套裝裡直接配有機車騎行的必要配件,後續也能減少考慮單買配件的煩惱。
DJI Osmo 360

- 支援360度全景錄製
- 畫質比 Osmo Action 5 Pro 更好
- 不容易發熱
- 性價比
- 夜拍畫質清晰
- 收音
- 配件比較少
- 畫質稍微不如 Ace Pro 2 及 X5
- 無法更換鏡頭
- 續航不如 X5
畫質與感光元件
為了正面應戰 X5,DJI 於 2025 年 7 月推出了首款 360 全景相機 「DJI Osmo 360」。整體來看,這款產品主打 極致性價比,也因此成為許多機車騎士在考慮 X5 時最常拿來比較的選項之一。MOTODaily 的這支影片特別值得參考,裡面對比了 X5 與 Osmo 360 在騎行場景下的 畫質與使用體驗差異。
在影像表現方面,Osmo 360 採用了專為全景相機打造的 全新方形高動態感光元件。相較於傳統 1 吋感測器全景像場,它能將感測器利用率提升 25%,帶來更出色的畫質表現,同時降低功耗並使機身更加輕巧。
麥克風收音
和以往的 DJI 運動相機一樣,Osmo 360 也主打風噪抑制與環境聲音的平衡。實際上它的收音比 X5 更乾淨,尤其在高速騎行時的風切聲處理相對出色。
續航
對於機車騎士而言,續航力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考量。比較可惜的是,Osmo 360 的續航表現甚至不如 X5 與 Osmo Action 5 Pro,在長時間騎行拍攝時顯得稍有不足。
不過,如果你更看重 性價比 或者只是偶爾騎行拍攝,Osmo 360 依然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而若你經常進行長途或高強度的騎行,X5 與 Action 5 Pro 會更適合你。
GoPro HERO 13

- 晴天畫質好
- 可更換鏡頭,FOV 最大可達 177°
- 經典運動相機品牌
- 夜拍畫質有待改進
- 快拆支架需要再額外入手
- 在高解析度(如 5.3K/4K 120fps)錄影時,長時間拍攝容易發熱導致自動關機
- 續航表現一般
- 收音能力偏弱
- 定價偏高
GoPro HERO 13 的主要短板集中在 過熱、續航與玩法單一,在全景與 AI 體驗被 DJI、Insta360 逐漸超越。對於喜歡傳統廣角拍攝的朋友仍有吸引力,但若追求創意玩法或專業騎行錄影,可能會優先考慮其他品牌。
AKASO Brave 8
這款可以說是市面上最實惠的運動相機。如果你的考量只有價格,那它絕對是不二之選。只需要 DJI、Insta360 打8折的價格就能入手一台功能齊全支援 4K 60 fps 的運動相機,非常適合預算有限的新手入門。雖然它在專業畫質與進階功能上無法與 GoPro 、DJI、 Insta360 相提並論,但作為入門機,性價比極高。

- 價格優惠
- 最高能錄製 4K 60fps
- 畫質較差
- 配件選擇有限
- 續航時間短
- 容易發熱
機車騎行配件
其實,除了選擇哪款相機本身之外,對機車騎士來說另一個關鍵點就是「機車配件」。目前 DJI、Insta360、GoPro 都有推出專門的 「機車套裝」,內含各種騎行必備配件,大致可以分為三類:自拍桿類、支撐夾具、鏡頭保護。
接下來,我就以 Insta360 的配件為例,帶大家看看這些配件各自有哪些特色,以及在實際騎行拍攝中能發揮什麼作用。
自拍桿類
運動隱形自拍桿

運動隱形自拍棒全長 100 公分,是 Insta360 目前最堅固的自拍棒。它的長度特別適合機車錄影,同時具備輕量與抗震特性,方便攜帶又穩定可靠。
- 最小 28cm,最長 100cm,重量僅 124g
- 碳纖材質,耐用抗震
- 騎行時最佳長度,符合法規(機車載具限制 2 公尺以內)
- 自動隱形設計,拍攝時完全看不到自拍棒,畫面如同空拍機效果
摩托車最多僅能載運 2 公尺長 的物品,因此長度約 100 公分的自拍棒 被視為最佳選擇。
顧名思義,運動隱形自拍棒 —在畫面中完全不會出現!想幫你拍出如同有人跟拍的效果 (就像背後有專業攝製組一樣),甚至能在沒有空拍機的情況下,捕捉到類似空拍的震撼視角。


隱形自拍桿如何消失?
因為 360 度相機的前後鏡頭均為圓形,這種設計使得鏡頭與自拍棒投射的位置完全重疊。Insta360 專用應用軟體APP會自動擦除自拍桿的部分。

支撐夾具
重型夾具

重型夾具 可將自拍棒或 X5 穩固固定在機車車把上。安裝時需使用 六角扳手 鎖緊,便能確保牢固不晃,適合高速或長時間騎行拍攝。

安裝在車尾的效果⬇️

可穩固安裝於機車把手、後座尾架等位置。
安裝/拆卸簡單,可自由調整角度。
高抗震設計,保證畫面穩定不抖動。
機車自拍棒支撐夾


即使在移動拍攝中,也能避免自拍棒傾斜,並具備防滑效果!
透過 「機車自拍棒支撐夾」,可以有效支撐自拍棒,防止晃動或傾斜。特別是在騎摩托車或轉彎時,自拍棒常因震動而不穩,而這款支撐夾能牢固固定角度,確保拍攝畫面穩定不鬆動。

- 騎行過程中有效防止自拍棒傾斜與晃動。
- 提升角度調整自由度,穩定性更強。
- 適合後方視角拍攝,確保安全又能拍出震撼畫面。
鏡頭保護類
鏡頭保護套

360° 相機的鏡頭向前突出,即使短暫放置有時也會刮傷。為此,X5 鏡頭蓋採用柔韌的矽膠材質,能有效提供物理防護,避免鏡頭受損。
高級鏡頭保護鏡

X5 的高級鏡頭保護套 採用強化玻璃製成,不僅能防止鏡頭刮傷,更透過多層鍍膜減少光線反射,進一步提升影像品質。此外,保護套可拆卸設計,能依照不同拍攝場景靈活使用。
結語
希望這篇評測能幫助你快速判斷哪款運動相機最適合機車騎士,以及在選購時需要留意的重點。值得一提的是,Insta360 也推出了專屬的機車頁面,清楚整理了 Ace Pro 2 和 X5 的機車套裝資訊,非常值得參考。
- 預算充足、追求全景拍攝:首選 Insta360 X5,能完整記錄騎行全場景,也適合創意運鏡。
- 重視畫質、操作便利、人車同框:建議 Insta360 Ace Pro / Ace Pro 2,翻轉螢幕與同步拍照功能實用。
- 追求防震與防水性能:首選 Osmo Action 5 Pro、但GoPro Hero 系列依然是經典之選,適合高速騎行。
- 預算有限、看重續航:Akaso Brave 8 價格划算,適合日常騎行記錄。
Ace Pro 2 | Osmo Action 5 Pro | X5 | Osmo 360 | HERO 13 | Brave 8 | |
![]() | ![]() | ![]() | ![]() | ![]() | ![]() | |
廠商 | Insta360 | DJI | Insta360 | DJI | GoPro | AKASO |
價格 | NT$14,990 HKD $3,149 | NT $13,290 HKD $2,899 | NT$16,490 HKD $3,699 | NT $13,980 HKD $3,299 | NT $13,900 HKD $3,200 | NT $9,779 HKD $2,379 |
畫質 | ||||||
fps 每秒影格數 | 4K 120 fps | 4K 120 fps | 4K 60 fps | 4K 120 fps | 4K 120 fps | 4K 60 fps |
影像穩定防抖 | ? | |||||
最大 FOV | 157° | 155° (182°) | 360° | 360° | 156° (177°) | ? |
夜拍畫質 | ? | |||||
發熱 | ||||||
行車記錄儀模式 | ||||||
相機控制 | 語音 + 手勢控制👍 | 語音 | 語音 + 手勢控制👍 | 語音 | 語音 | |
對講機連接 | 支援多個對講機 | DJI 麥克風 | 支援多個對講機 | DJI 麥克風 | 外接麥克風 | ? |
性價比 |